比亚迪已确认将于2027年开始推出固态电池,并预计在2030年实现量产。这一消息是在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峰会上宣布的,比亚迪锂电池公司首席技术官孙华军表示,这些固态电池将使用硫化物电解质。尽管公司尚未披露具体的能量密度目标,但已经开始了20Ah和60Ah固态电池原型的试生产。
这家中国车企计划首先在其中高端电动汽车(EV)中引入这种新一代电池,然后再逐步扩大应用范围。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,比亚迪预计该技术将在2030年至2032年期间逐渐普及到更经济实惠的车型中。从长远来看,公司预计固态电池将与现有的锂离子技术达到价格持平,从而成为一种可行的主流选择。
比亚迪并非唯一一家推动固态电池发展的企业。其他中国企业,如奇瑞(Omoda的制造商),也在该技术领域取得了进展。奇瑞声称其当前的固态电池原型能量密度达到了400Wh/kg,并计划将这一密度提高到500Wh/kg。该公司目标是在2026年为其电动汽车配备这些电池,有望实现单次充电续航里程高达1500公里。
传统汽车制造商也在大力投资这项技术。丰田、本田和梅赛德斯-奔驰一直在开发固态电池解决方案,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商业化部署。向这种先进储能系统的过渡可能会显著改变电动汽车的性能和效率。
尽管固态电池取得了进步,但比亚迪并不认为其刀片电池中的磷酸铁锂(LFP)技术会很快过时。在峰会上,比亚迪首席科学家兼首席汽车工程师廉玉波预测,未来15至20年,LFP电池仍将是经济型电动汽车的关键组成部分。
随着汽车制造商竞相完善和商业化固态电池技术,未来十年电动汽车的性能、成本和可及性可能会发生重大变革。比亚迪的推出计划标志着固态电池走向主流市场的关键一步。